专家名录
张迎红,女,1967年9月16日出生,上海市嘉定人,研究员,法学博士,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全球治理所研究人员。1985-89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1989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94年就读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199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11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11年6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6月—今,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所)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欧洲区域一体化、中欧关系、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欧盟工业战略和创新经济等。
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项(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2016年6月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欧盟的东向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结构性对比研究”,已结项。(项目批准号:16BGJ065),为国家级课题,2021年10月结项。
2014年获得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办公室中外联合研究课题:“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经济合作研究”(项目批准号:LHKT201405)),为省部级课题,已结项。
专著(独著):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研究》,时事出版社,2011年12月。
论文:
《美德英工业战略比较及对中国的影响》,《德国研究》2019年第4期,2019年12月30日出版,(《人大复印资料》的《产业经济》2020年第5期全文转载)。
《地区间主义视角下“16+1合作”的运行模式浅析》,《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波兰特别经济区的建设与中波合作的实施路径探讨》,《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浅析欧盟性别平等指数的构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欧盟风险资本市场政策及对上海的启示》,《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论泛欧风险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其意义》,《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第4期。
《欧盟创新经济现状及未来政策趋势》,《德国研究》,2012年第4期。
《浅析欧盟创新政策的模式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国际展望》, 2012年第6期。
《欧盟对中亚战略浅析》,《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12期。
《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探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浅析从性别平等战略到性别主流战略的转向》,《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浅析认知变量对欧洲安全观变化的影响》,《欧洲研究》,2009年第1期。
《试析女性参政配额制在欧盟国家中的运用和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试论欧洲安全战略文化的差异与趋同》,《德国研究》,2008年第2期。
《国际大都市妇女发展指标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5期。
《试论欧盟多层治理结构中的民主机制》,《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
《试析欧洲国家提高妇女参政的最低比例制》,《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最低比例制’对妇女参政的影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英国工党的现代化》,《当代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
研究报告:
主编及合著:《“去风险”下的风险管控——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中英文版本),《上研院报告》总第32期,2024年8月,http://www.siis.org.cn
主编及合著:《中波经济技术园区合作的调研报告》,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编印,2015年(为2014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办公室中外联合研究课题:“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经济合作研究”(项目批准号:LHKT201405)课题的成果)。
学术兼职职务:
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