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专著

《北极合作的北欧路径》

杨剑,   拉塞·海宁恩   2019-01-01 来源:时事出版社

    当1740年瑞典远洋商船“哥德堡号”跟随着航海大发现的步伐和世界贸易发展的进程来到中国港口广州起,中国与北欧的直接联系也就建立起来了。这种关系的背后是欧洲对全球关系定位的开始。随着后来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这种欧洲与远东之间的联系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这种联系在今天看来,已经不仅仅是遥远国度之间互通有无的联系,而是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类发展技术、获取资源促进自身福利的过程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展开,它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都与人类日益占据地球系统主导地位有关,就像科学家在探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北极变化的肇因时所揭示的那样。

    正如本书的作者们所论述的那样,北欧国家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从一个偏安于欧洲北部角落的农耕社会,逐步克服困难并利用机遇,并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发展成今天呈现出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局面,并展现出北欧人在区域治理和全球治理领域不同凡响的远见和智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经历过近代的衰败和落后。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在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变成一个拥有庞大市场、充沛资金和技术潜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转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强调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民生福利的平衡,而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愿意承担更多的全球责任,为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做出中国的贡献。中国与北欧的合作应当是一个“成功大国”与“智慧小国”合作的典范。全球治理如同航行的巨轮,工具箱中需要多种工具,中国智慧和北欧经验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来自北欧和中国的研究者在“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这个平台的支持下,从北欧历史的发展、北欧的对外关系、北欧治理模式的特征、中国与北欧国家的关系、中国与北欧在北极问题上的合作等重要议题开展了研究和讨论。这样一种多方观点相互碰撞、多重问题立体组合的合作方式对来自北欧和中国的研究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体验。本书的重点是北极合作,但我们没有就北极论北极,我们是将北极问题放在全球意义上去理解,在合作者之间我们也是首先通过了解合作方的文化背景和治理哲学,而后再讨论合作的领域。我们相信这样才可能将合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中国与北欧合作的故事还在延续,这是由双边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决定的,也是由双边对应对气候变化和极地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挑战的共同意愿决定的。作为本书的作者,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让中国民众,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了解北极变化的状况,提升中国民众和企业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二向更为广泛的中国读者讲述北欧合作和发展的故事; 第三,展示来自中国和北欧不同国家、文化、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围绕北极治理如何成功地开展合作;第四,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和全球治理中进行富有成效的跨国合作。我们将把思考和评价留给读者,相信他们会对此做出恰当的判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北欧全球治理合作的新起点

第二节 “北欧人”、北欧地区与北欧合作路径

第三节 北极治理:北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


第二章 北欧国家和北欧地区

第一节 北欧国家及其自治区历史概览

第二节 北欧北极地区的民族认同、自治和国家建设

第三节  北欧公民社会及其转型

第四节 萨米人---三个北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原住民

第五节 北欧国家的资源、能源和产业

第六节 北欧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北欧模式与合作

第一节 北欧合作大事年表

第二节 北欧福利和福利国家的理念

第三节 地方政府、北欧合作及其他政策

第四节 超越自我:北欧高等教育与研究合作

第五节 国际政治中的北欧地区与北欧共同外交政策

第六节 北欧对国际气候政治的贡献

第七节 北欧国家和北方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全球视域下的北欧北极问题

第一节 巴伦支海地区:地缘政治、安全问题与全球化

第二节 西北欧地区的次区域合作

第三节 丹麦王国的北极政策和国家战略

第四节 芬兰的北极政策和国家战略

第五节 冰岛的北极政策和国家战略

第六节 挪威的北极政策和国家战略

第七节 瑞典的北极政策和国家战略

第八节 北欧各国北极战略的异同

第九节 结论


第五章 北欧国家和中国

第一节 丹麦与中国

第二节 芬兰与中国

第三节 冰岛与中国

第四节 挪威与中国

第五节 瑞典与中国


第六章 冰上丝绸之路:中国和北欧合作

第一节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北极

第二节中国北极政策中的“冰上丝绸之路”

第三节中国与北欧国家北极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


第七章 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发展

第一节 成立背景与平台概况

第二节 机制化发展路径:实践与经验

第三节 功能、影响和意义


第八章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