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新风险和老问题——G20圣彼得堡峰会述评

  2013/9/11 来源:
G20圣彼得堡峰会落下帷幕,各类双边性、临时性的会外会和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讨论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G20自身的议题反而被冲淡。这无可厚非,与会首脑不辞劳苦,利用会外时间就一些剑拔弩张的事务坦诚和深入交换意见,不失为一件幸事。
G20主会场履行其作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首要平台”的主要职能,实际上是在首脑代表、财长、央行行长及各专门工作组层面持续开展的,峰会只是一年一度的成果总结和报告会,叙利亚问题的临时介入并不会对其结果构成实质性的影响。今年的俄罗斯峰会反映了世界经济新的发展态势,展示了主要成员国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的努力,同时继续显示出对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的无奈。
第一,峰会强调了世界经济的风险转移和新的不确定性。近来美国量宽政策即将退出的消息引发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印度、巴西、印尼等国的汇率受到冲击,新兴经济体的脆弱面显现,从IMF到G20峰会宣言,一改以往“南多北空”的论调,但回顾起来,IMF这次对形势的判断仍然显得有些“后知后觉”。
第二,增长与就业成为本次峰会的压倒性关键词,而公共债务问题出路何在被进一步推后。俄G20事务协调人以各国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为比喻,强调各国统一政策行动的合理性。与国内强调增长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的主基调不同,G20框架力推的恰恰是投资拉动的增长。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均面临基础设施翻新或新建的任务。普京表示,俄罗斯近年连续承办APEC峰会、G20峰会、G8峰会、BRICS峰会等等国际盛会,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其重要考虑之一便是“以投资促增长”。但是,公共债务问题日益突出,资金从哪里来是一个关键问题。本年度峰会期间,各国财长达成的一项最重要共识是,推动养老金、主权财务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实体经济,与国内强调的“盘活存量”、防止资金在金融部门空转的政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其落实障碍不可小视。
第三,打击避税天堂可谓异军突起,成为此次峰会较为突出的议题之一。G20峰会自开启以来,便将加强金融监管作为首要议题之一,以防范新的金融危机。金融稳定理事会已成为正式的国际法人组织,巴塞尔协议III的落实已经给各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影子银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也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但是,就本届峰会而言,金融监管更多是落实已有的承诺。相反,打击避税天堂问题成为本次峰会的焦点议题,并在建立全球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的信息自动交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欧美国家双边议程多边化的结果,而经合组织、八国峰会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瑞士议会下院刚刚批准一项与美国的双边协议,而协议内容是允许美税务机构自动获得美国公民在瑞士银行的账户信息并征收所得税。
第四,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最为关切的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难题,仍然是口水多于行动。对美联储量宽政策退出的影响只能谈“外溢性”而不能谈“负面影响”,但G20即便谈了也无济于事,这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使然;2010年IMF份额改革方案的落实没有进展;多哈谈判的“抢救”回天乏力,新一轮的地区贸易一体化已经展开,今年底贸易部长会议若能达成局部的协议或许可以使其宣布结束更为体面一些。但是,一些新的防火墙的构建对于防止风险扩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G20领导人承诺将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期到2016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初始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库细节基本敲定,期待其对遏制当前金砖国家正面临的金融风险能够真正发挥“应急”作用,而不要象东亚地区的清迈机制一样资金池越来越大,却有形无实,十几年休眠。
G20不过是一张更大的谈判桌,对其应有合理期待。它能诊断问题,但未必能克服问题;它能救助危机,但未必能消除危机;它能促进对话,但未必能促成协议;它能促成协议,但未必能落实协议;它能增进代表性,但未必能解决合法性;它是最高合作平台,但未必是最重要平台。但是,G20仍然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包括提供最高领导力,就最紧要、最复杂的经济议题展开对话,对增进国家间互信、促进知识分享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随着全球资本流动规模和频率的不断增加,危机几乎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不可抗力,但G20若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防火墙和保险机制建设的完善,不失为一个次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