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可持续发展:中非合作共同目标

李伟建   2010/4/8 来源:文汇报
篇首语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创立10周年。继年初外交部长杨洁篪、商务部长陈德铭分别访非后,3月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又对非洲3国进行访问。高层领导频繁出访非洲,凸显了国家对中非关系的重视,同时也是为推动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去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的对非合作新八项举措,展开的一系列重要外交行动。
    笔者在写此文时,正在北京参加“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启动仪式暨非洲和平与发展及中非合作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刚刚举办了主题为“经贸合作与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研讨会。这也表明,在中非关系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之际,对非洲问题及中非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希望学者们从战略高度谋划中非关系发展大计,可以说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前,中非关系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从学者的角度,笔者认为,在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们要预见到新形势对中国和非洲各自的发展及中非关系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更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双方在新形势下实现互利合作的新途径。可喜的是,随着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的正式启动,双方学者将有更多机会进行合作研究和交流,从而为推动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智力支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建)


    促进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加强经贸合作仅仅是一个方面,还有政治互信、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以及保持非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等等。
    非洲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战略依托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舞台,中非关系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非关系推动着非洲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非洲的发展带来十分难得的机会。
    中非关系成绩辉煌,但也存在挑战。非洲经济民族主义势头有上升的趋势。非洲国家对于中非经贸合作总体表示肯定,认为促进了非洲的发展,增加了非洲选择合作伙伴的机会,并且不附加政治条件。同时,也对中非经贸合作表示一定的担忧,认为合作的优势在中方。比如,无论在当地出现何种中国产品,只要经媒体一报道,当地工会就会说,这用不着拿到中国去生产,我们也会做,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这背后还有受西方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支持的因素。
    大国对非洲争夺加剧,致使中非关系的外部压力加大。美国为了获取非洲的资源和能源,抗衡中国在非洲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于2007年设立非洲司令部。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相继访问非洲,宣布扩大对非援助,提出要与非洲建立伙伴关系。欧洲一直视非洲为势力范围,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高调宣称愿意在非洲问题上同中国进行合作。此外,日本以及新兴大国印度、巴西等相继召开与非洲的峰会,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以获取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
    中非关系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公民到非洲发展,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
    促进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具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尊重非洲国家的最大关切,开辟新的合作领域。非洲国家最需要的不是援助,而是贸易和投资。中国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另一方面还应调整贸易结构,扩大对非洲非矿产品的进口。近年来,非洲对安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绿色经济的需求逐渐上升。为此,中国应该加大参与非洲热点问题解决的力度,开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
    第二,妥善解决中非关系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加强对非洲新一代领导人和年轻一代的工作,增进了解,夯实中非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加强民间与社会交流,现实精英外交与公共外交相结合;加强文化交流,大力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加强对双方移民的教育和引导,防止企业、私人利益影响国家利益。严格规范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行为,加强对在非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研究制订回报当地社会的具体规定,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适度开展与第三方的合作。在不损害中非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和中非双边的原则,就非洲问题同美欧等发达国家展开磋商和对话,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具体项目上接受并参与同西方合作,以减轻中非关系的外部压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张忠祥)

向非洲传授发展经验初显成效   中国仍面临跨文化挑战
    中国向非洲传授发展经验,在非洲设立经济特区,成果初显。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非洲七国时宣布中国将在赞比亚建立经济特区。截至2009年初,大约十多家中国公司在特区内设立公司,创造了3500个就业机会。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采矿、冶炼和化学工程,而且需要向当地采购大约3亿美元以上的相关商品订单。中期来看,将有50多家中国公司在该经济特区内投资建厂,直接为津巴布韦创造了6000-7500个工作机会,间接工作机会将达到15000个。在建和规划中的中非合资的经济特区包括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和毛里求斯。此外,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设立中国投资的经济特区也在协商中。中国在非建立的经济特区如果成功的话,将促进非洲当地政府进一步放开经济,吸引国际和本地投资。
    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了西方减少在非投资。与此相反,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有增无减,且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非洲经济整体向东看,尤其是向中国看。这种转移带来的影响将随着中国在非洲商业投资的进一步深入而日益明显。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2009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非洲问题分会上指出,尽管其他国家因为经济下滑而减少在非投资,但是中国在非投资正在增长且更加多元化。仅在安哥拉,中国的投资项目就涉及能源、水利、卫生、教育、渔业、公路、铁路和机场等领域。
    有人说,中国贷款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工具,其在非投资的基建项目与开采资源紧密相连。这种判断过于简单。一方面,中国投资的项目主要由非洲当地政府推荐。即,基建项目的最后拍板是在非洲,而不是北京。另一方面,这些贷款对那些资金紧缺、资源丰富却有能力运用已探明储量作为抵押的非洲国家来说更为重要。对那些非洲受惠国来说,不但这种以资源换基建项目的方式非常具有创造性,而且对现有的所谓对重新诠释“非洲债务的可持续性”具有一定意义。此外,非洲的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指责中国建筑公司在市场准入和经济方式上有所欠缺,比如中国在非建筑公司只用中国工人的问题。这些指责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中国工人的使用才确保了这些基建项目及时完工。
    中国在非面临政治性挑战较少,运作上的挑战较多。首先,大部分非洲国家的运营环境仍具有挑战性,不利于促进私营企业的增长。其次,中国在非洲面临的挑战与在非洲的其他国家相同,而且中国尚未证明其在管理和克服这些挑战和投资风险的能力。最后,跨文化挑战更为突出。这主要在于中国公司习惯于应对严峻的和具有竞争性的环境,还远远不能适应其走向国际阶段中出现的、陌生的当地文化环境。同时,非洲社会对中国和中国人了解相对不够。因此,对非洲政府和组织来说累积应对中国商业机构的经验来说是相当必要的。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亚洲中心主任  马丁•戴维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玫博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