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日本“新国家主义”兴起

  2012/7/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可以用“新国家主义”来概括目前日本对华的主导思维。“新国家主义”以实现日本大国梦为最终诉求。

  在日本国内,它原本只是潜伏的思潮。但是,随着经济持续低迷,社会的保守化倾向越来越强烈。最近,“新国家主义”兴起,主导了日本对外战略。

  2000多年来,中日没有同时强大的时候。而现在是中日两国同时强大。在日本经济崩溃的那一年,中国的GDP尚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而到了2010年超过了日本。这对日本的冲击非常大。这是日本“新国家主义”兴起的背景。

  在日本民主党内,这一派别的代表是前原诚司。他们认为,日美同盟是追求日本大国梦的工具。因此,中国成了日本建构亚太秩序的最大障碍。日本必须紧紧与美国绑在一块。2010年起,前原诚司一派掌控了日本的对外战略决策。

  针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转向,日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美国强化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要依靠美国在亚洲的盟国。而日本处在防范中国的“第一岛链”的最佳位置,无疑是上选。

  因此,尽管《环太平洋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协定》(TPP)在日本国内引起激烈反对,但野田政府权衡再三后,还是决定加入。其实,如果日本加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每年可以提高0.74%的GDP,而TPP最多才能提高0.65%,更不用说TPP会使日本农业产值下降约8万亿日元。显然,仅从经济利益上考虑,中日韩自贸区将给日本带来更大利益。但是,日本加入TPP谈判、靠拢美国的态度很明确。

  在战略上,日本将加强在西南方,也就是我国东海海域的军事力量。在中国周边,日本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日本明确表示中国“恃强凌弱”,希望组建一个制约中国的同盟。日本还积极推动与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关系,对中国战略包抄。

  首先,美国“重返亚太”的实质,绝非新冷战的开始。这点日本并没有认清。中美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如果美国玩两手,日本只玩一手,日本就成为美国的棋子,压缩自己的战略回旋余地。

  其次,日本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不是调解者,而是搅局者。除了菲律宾和越南,东盟多数国家并非想搞砸对华关系。他们欢迎美国“重返亚太”,只是想找一个平衡者,使得东盟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应该利用美国领导东亚和东盟主导东亚之间的矛盾,营造一个有利地位。

  最后,日本无法忽略与中国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因此提出了“100%的政经分离”。但是,政经分离在中日关系中是无法成立的,只能造成“政凉经冷”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