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伊会结成军事同盟吗?
2012/2/18
北京时间2月17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在叙利亚局势形势严峻之际,伊朗高调宣布核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伊叙问题是否会成为引爆中东战争的导火索?“什叶派新月带”在多方攻击下是否会瓦解?中东地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局?近日,本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研究员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书面采访,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伊朗为何力挺叙利亚
问:在西方的政治强压之下,伊朗仍然宣布从“政治”和“道义”上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度过危机。伊朗军方和政界高官也相继访问大马士革。伊朗为什么在自己处于困境之际还不忘力挺叙利亚?这种姿态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李伟建:首先是教派之争。在叙利亚问题上,逊尼派国家希望由逊尼派力量取代什叶派掌控的现政权,以此来制衡和孤立什叶派的伊朗,伊朗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其次是地区影响力之争。伊朗是本地区大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尽管美伊交恶后,尤其是伊核危机爆发以来,伊朗一直受到西方的制裁和围堵,但它从来没有放弃成为地区强国的梦想。支持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的什叶派也一直是伊朗扩大其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最后,伊朗深知,叙利亚一旦失陷,自己将承受来自美国和西方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更大压力。需要指出的是,确保自身安全才是伊朗最大的利益,伊朗对叙政策也是以此为底线的。因此,这一政策随形势变化而调整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什叶派联盟会不会垮
问:综合各方消息,卡塔尔和英国的特种兵已经渗透至叙利亚,阿盟也公开支持叙反对派武装。伊叙边境武器贸易十分火爆。黎巴嫩支持叙利亚和反对叙利亚的教派发生冲突。以色列也声称要对伊朗进行打击。伊朗—叙利亚—黎巴嫩这个“什叶派新月带”在多方力量的攻击下是否会瓦解?
李伟建:地区旧秩序和一些国家的旧体制已被打破,但新的地区秩序和国家体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当前看来,逊尼派的力量似乎正在上升,阿盟的主导力也正在向海湾国家转移,但不能说这就是一个恒定趋势。动荡以来,阿拉伯世界更加分化,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虽然有种种迹象表明,“什叶派新月带”正在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并有可能被打垮,但地区力量之间以及教派之间的博弈方兴未艾,美国和西方也未必希望看到逊尼派在中东一统天下的局面。中东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构建出一个平衡和稳定的地区秩序。期间,中东政治依然充满变数。
中东地区会不会“爆炸”
问:伊朗外长萨利希发出警告:“任何针对叙利亚的军事干涉,都将导致整个地区发生爆炸。”您认为经历过几次战争的中东地区,会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吗?
李伟建:当前的形势是,叙利亚政府凭借着依然对军队和国家资源的掌控,不会轻易放弃权力。反对派虽然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但内部各派尚未形成合力,反政府武装也不具备与政府抗衡的力量。西方虽然加大了对叙政府施压和对叙反对派的支持力度,但直接实施军事干预的政治意愿并不强。伊朗在核问题上依然高调,但在与美国和西方的较量中非常注重斗而不破的策略。未来一段时间内,西方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的声音依然会不断挑战世人的神经,但除非伊朗被证明已经发展了核武器。否则,以色列单独或者美以及西方国家联手对伊朗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