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义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谈巴阿冲突
刘宗义
当地时间11日深夜至12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两国边境地区交火。随后,巴基斯坦方面关闭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两个主要贸易口岸和多处次要交通线。对此,有专家表示,这是巴基斯坦警告印度和阿富汗不要走得太近。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火画面(新华社视频截图)
巴阿双方均表示自己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失。巴基斯坦军方12日表示,巴方23名士兵和超过200名阿富汗塔利班成员及其战斗人员在夜间的边境冲突中死亡。而阿富汗方面则表示,夺取了25个巴基斯坦军方哨所,58名巴基斯坦士兵被打死,另有30人受伤。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12日表示,他“强烈谴责”阿富汗发起挑衅,并誓言作出“强有力和有效的回应”。阿富汗方面称,将对任何侵犯阿领土的行为作出回应。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巴基斯坦军方9日夜间对阿首都喀布尔及帕克提卡省发动空袭,打击据称属于“巴基斯坦塔利班”成员的藏身点。
对于这次冲突的原因,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13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阿富汗塔利班(阿塔)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本来就是一伙人,后来他们分了家,但是阿塔重新夺权之后,巴塔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然后巴塔对巴政府的攻势增强,他们藏身于巴阿边境地区的部落地带,经常越界,阿塔对此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这是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刘宗义说:“因为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访问了印度,然后跟印度外长苏杰生进行了会谈,还达成了联合声明。实际上巴基斯坦最反感的就是阿富汗和印度走得太近,然后把巴基斯坦夹在中间。而且巴基斯坦境内的反叛势力,他们所制造的恐怖主义袭击背后,大部分都有印度的支持,所以我觉得巴基斯坦这次对塔利班进行军事打击,既是为了清除那些对他构成威胁的巴塔据点,同时也是对阿塔的一个强有力的震慑与警告。”
当地时间10月1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新德里会见到访的阿富汗外长穆塔基时宣布,印度已与阿富汗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并将驻喀布尔技术代表团升级为驻阿富汗大使馆。
这是自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两国间最高层级的外交互动,也标志着印度“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转向。
印度与阿富汗历来关系密切。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塔利班首次执政时,印度就拒绝承认其政权,转而支持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
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印度重启驻喀布尔大使馆,成为阿富汗最重要的发展伙伴之一。
然而2021年,随着美军撤出、塔利班重掌政权,印度再度关闭驻阿使领馆,并停止发放签证。
直到2022年6月,印度才以“技术代表团”名义重返喀布尔,从贸易与人道援助入手恢复接触。过去一年,双方通过地区论坛与秘密外交持续互动。
刘宗义还表示,另外就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杜兰线”的问题。这是英国人遗留下来一个问题,即所谓的普什图尼斯坦的归属问题,因为普什图人是跨界民族,无论是巴塔还是阿塔,都是出身于普什图部落。但是阿富汗塔利班夺权之后,认为这个地区属于阿富汗的,这对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来说是个无解的问题。
据悉,两国之间的边境线由当年英国殖民者划定,又被称作“杜兰线”,全长2000多公里。多年来,由于“杜兰线”合法性存疑,巴阿边境冲突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