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刘宗义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谈印巴双方突然停火的原因

刘宗义    来源:香港中通社

始于 5 月 7 日凌晨的印巴大规模冲突,在当地时间 10 日下午戛然而止。这场被视为 20 多年来最严重的印巴冲突,为何突然 “点到为止”?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恐怖袭击事件后,印巴紧张局势不断升级。5 月 7 日凌晨,印度军方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巴方随即反击并声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机。

10日凌晨,巴基斯坦刚刚对印度发起“铜墙铁壁”军事行动,以回应印军的导弹袭击,印军随后表示“不会升级冲突”。当天下午,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乌德和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先后宣布印巴停火。

关于印巴双方突然停火的原因,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12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因为印度人被打疼打怕了。起初印度也没准备将事态扩大,它对巴基斯坦发起了三轮攻击:第一轮是飞机发射导弹,第二轮是无人机袭击,第三轮是地对地导弹。然而巴基斯坦强烈反击,将印度的进攻全部击退。巴基斯坦也保持克制,不想升级战事,所以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停火。

刘宗义指出此外,外界干涉调停也很重要,但关键因素不是特朗普,而是包括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等三十多个国家的介入。巴基斯坦总理甚至最后明确表示,非常感谢中国。

他说,此后印巴需要进行谈判,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印度放水争议、反恐问题以及交换战俘等。

另一方面,军事专家表示,印度在此次冲突中存在战略误判,军事行动预案明显不足,接连受挫后已无心再战。巴基斯坦则准备充分,选择 “见好就收”。这次冲突给了印度一个教训,今后再想对巴动武时将不得不心存顾忌。

军事专家邵永灵表示,本次冲突自 7 日开始全面升级,源于印度的战略误判。印方起初只想对巴基斯坦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随后便宣布 “获胜”,但没想到巴基斯坦的防御行动如此有力。于是印度在国内对战斗损失秘而不宣,而巴方 10 日展开反击时,印度又损失 1 架 “阵风” 战机,S-400 防空系统也遭到打击,印度已无力再战。如果冲突再升级,将导致核战争风险。

“从巴基斯坦方面来说,国力弱于印度,难以承受全面战争。但本土被印军袭击后,巴方反击成果显著,已能向国内交代,于是也选择停火。” 邵永灵表示,这一次印巴冲突到此应该算告一段落了。

本次印巴冲突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生在 7 日的大规模空战,据称多达 125 架战机激战了 1 个多小时。巴方表示,巴空军在反击中击落了 5 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多架先进的法国造 “阵风” 战机。虽然印方并未承认这些战损,但多处飞机残骸和美国方面的表态,都直指印度空军在此次战斗中 “惨败” 的结论。

邵永灵指出,除了装备体系整合性的短板和飞行员训练水平的差距外,印度空军在此次冲突中准备明显不足,对巴基斯坦方面的激烈反应缺乏预案。其气势汹汹发起军事行动,但组织却格外混乱,一旦进展不如预期,后续便手忙脚乱。

邵永灵坦言,尽管双方都会宣布自己获胜,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会认为巴基斯坦赢得了此次冲突。“印度想借遭遇恐怖袭击的机会好好教训一下巴基斯坦,但没想到反过来被巴基斯坦给重创了。印度空军损失惨重,巴基斯坦军队的表现则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