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赵隆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谈中国外交如何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赵隆    来源:澎湃新闻

3月7日上午10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举行外交主题记者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回顾2024年,国际局势依旧面临着两场地缘冲突延宕、外溢效应日益显著的风险。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推进俄乌冲突的解决,但他绕过欧洲与俄罗斯单方面接触,又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发生激烈争吵,这一切都使停火止战陷入更多不确定性。而中东地区多个热点交织共振,更多国家卷入冲突漩涡,加沙停火协议在第一阶段执行完成后陷入搁浅,特朗普的“接管加沙”计划遭到中东多国强烈反对,地区局势也更加动荡复杂。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全球南方”加快崛起。

王毅在2024年年底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指出,百年变局的大势走向愈加清晰,中国外交将继续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王毅外长的记者会召开前夕,澎湃新闻邀请我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赵隆及其他两位国际关系专家共同探讨,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又一关键节点,中国外交将如何为愈发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与正能量?


以下为讨论实录的精选内容。

面对更肆无忌惮的“美国优先”,中国要稳定自身航向
       赵隆:近期美俄关系改善不会对中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并且我们(中国)乐见美俄恢复具有互信和正向合作的双边关系状态,这有助于减少误判和对抗风险。一方面,中俄作为彼此最大邻国,拥有高度的政治互信以及在发展方面的互补性,这些因素是推动中俄双边关系快速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并且,中俄合作具有高度的战略韧性和自主性,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第三方的干扰。

俄方也明确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外部因素干扰。这表明中俄关系已具备强大的战略定力和自主能力,不会因美俄关系的调整而产生波动。

中俄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共同肩负着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责任。两国也计划共同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一合作不仅是深化中俄在历史问题上共识、强化战略互信的重要契机,也将助力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协调立场,彰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世界意义。中俄双方也将共同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捍卫胜利成果,向全球南方和世界传递维护和平、反对单边主义的坚定信号,同时也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为解决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两个“80周年”历史节点上的中国外交将为世界注入新动力

赵隆:2025中国外交将继续坚持以元首外交为引领,深化拓展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同时办好主客场的外交活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保障。

具体来看,在大国关系方面,仍强调大国关系的动态平衡。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双方将共同庆祝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对于中美关系,中国将继续强调管控分歧,避免对抗,推动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发展关系。此外,中国还将通过元首外交和重要外交活动,进一步巩固与欧洲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同时,深化与“全球南方”的合作也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点,特别是推动三大全球倡议在与“全球南方”合作的过程中对接落实。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并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层面的话语权。

此外,中国还将积极参与并推动新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形成,例如在人工智能治理和“大金砖合作”机制等合作框架建设方面。中国将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的合作,聚焦发展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何谓“大势”“大义”“大道”

赵隆:当前,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把握这一大势,中国外交须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视角,深刻洞察历史潮流与国际格局演进的长期性和结构性趋势。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将继续强调国际公平正义,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等关键问题上,中国外交将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行大道”则代表中国外交的根本遵循,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在二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外交强调对多边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守,将更加突出在战后国际秩序的框架内如何维护其核心价值,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热点冲突延宕难解,中国如何继续定分止争?

赵隆:在乌克兰局势中,劝和促谈一直是中国的坚定立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我持有这样的观点,中国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促进对话与提供平台。中国将继续推动各方恢复对话,为俄乌双方及其他相关方提供谈判平台和便利条件,助力局势降级缓和。其次,推动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中国支持联合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在基于当事方的认可和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愿与其他国家一道,探讨停火监督机制和维和行动方案。最后,探索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未来有望在乌克兰战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我认为这个议题还不是优先,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尽快实现停火,并建立可靠的停火监督机制。


与“全球南方”共同推动更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建设

赵隆: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大金砖合作”为“全球南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淡化地缘政治因素,探索非西方的制度安排,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建设。因此,“大金砖合作”是以开放姿态引领“全球南方”共同应对全球发展赤字、和平赤字和治理赤字。我相信,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同时,它还具有体量和多元化的优势。

与传统地缘政治实体不同,我认为“大金砖合作”最核心的目标在于构建一个发展共同体。它聚焦于发展需求,致力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产业结构互补、分工合作以及供应链体系的优化,推动务实合作。

除了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大金砖合作”还高度重视人文交流,倡导多元化、各具特色的人文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体现了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的精神,也彰显了“大金砖合作”在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如今,“全球南方”国家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化合作,它们(“全球南方”国家)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