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金砖峰会:从概念组合到力量组合
2014/7/20
2014年7月15日至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将在巴西举行,国际社会对巴西的关注也将伴随世界杯的闭幕而转向新兴大国的年度盛会。巴西或许可以籍此扭转世界杯半决赛大比分失利的落寞心情,与其它四个伙伴一道,向世界展示新兴市场国家富有竞争力和充满希望的活力形象。
与以往不同,可以预期本次峰会的成果将证明金砖国家不再是一个概念组合,也不是一个失色的砖头组合,而是一个正在国际社会中冉冉升起的力量组合。
此次峰会将宣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的成立,此举被普遍视为新兴市场国家表达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不满的实质性回应。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五个成员国各提供100亿美元,最终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的规模是1000亿美元,主要目的是用于金砖国家应对金融突发事件,构筑自身金融安全网,其中中国提供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分别提供180亿美元,南非提供其余的50亿美元。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是促使金砖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成立的直接外因,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发展合作的局面到了必须有所改变的阶段。二战结束以来,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但是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导权看,新兴市场国家的发言权和自主权一直处于与发达国家不对等的地位。此次金融危机催生了金砖国家峰会机制,也诞生了二十国集团,改变全球经济治理不平等和不公正局面的梦想正在步入现实。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弥补现有国际多边开发银行的不足,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切实贡献,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融资支持。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金砖开发银行对于弥补资金缺口无疑具有积极作用。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地区性的开发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尽管对国际发展合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相比于发展融资需求,资金供给总是显得捉襟见肘。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对于发展中国家突破发展条件约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自身而言也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这一举措表明了,金砖国家峰会,不再是一个概念组合,而是可以采取共同行动的力量组合。
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的建立是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作为和作为效果差强人意。无论是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救助中,IMF的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欧盟在欧债危机救助中不得不建立地区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清迈协议和后续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都是直接针对IMF的不作为和无效作为的回应。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也是一样的,这个储备基金的成立对于构建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金融安全网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举措证明了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行动力,也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强力提醒,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进行改革,那么其国际影响力和地位的持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2014年金砖峰会的主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这一主题选择反映了金砖国家合作的务实性一面。包容性增长的内涵相当丰富,但是简单来说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机会的均等和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二是经济增长要兼顾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主题设立的实质上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着眼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平等性问题,后一个则是关切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一主题选择,对于金砖国家目前共同面临的转型与发展问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探索发展道路,寻找更多的国际发展合作空间正在成为新时期金砖国家合作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