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简讯

我院举办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与秩序重构研讨会

2025年07月30日

2025年7月2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与秩序重构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2家智库和高校的知名专家,以及上研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国际展望》编辑部相关成员受邀参会。研讨会得到解放日报、文汇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支持和报道。

21.png

会议开幕式由上研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赵隆主持,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wechat_2025-07-30_205310_154.png

       与会专家围绕四个议题展开讨论。“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新态势”议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关贵海主持。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张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等围绕乌克兰危机影响主要大国的战略布局和实践,危机走势如何塑造中美俄、中美欧、美俄欧等多组关系的互动逻辑及其地缘环境变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危机催化下的地区格局演变”议题由上研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莼思主持。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关贵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吴大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金玲等围绕危机催化下地区格局演变的特点,跨域联动趋势和未来架构展开讨论。 

“重建和平之路径:利益攸关方的视角”议题由上研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助理封帅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晨、国际关系学院科研管理处负责人刘中伟、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凌胜利、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天骄等从利益攸关方的视角,讨论重建和平所需的价值观念、政治方案和机制保障。

新建项目 (5) (1).png

与会专家认为,始于2022年的新一轮乌克兰危机延宕三年有半,其影响范围远超欧洲地区。当前,各方在领土主权、安全保障、解决冲突根源三大问题上陷入僵局,仍看不到危机终结的曙光。这场危机可能成为重要的历史分水岭,其走向将对演变中的地区政治安全格局和国际秩序重塑产生深远影响。在地区格局层面,危机下欧洲总体趋弱,但有其求生与革新的潜流。在跨大西洋安全架构中,欧洲的战略自主尚难撼动北约的核心地位,地区格局演变仍处于量变积累的过程。国际秩序的重塑需要大国协调,但泛安全化趋势使全球治理变得日益困难。美国从全球事务的抽身是否可能导致全球失序和制度失范,值得高度关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正呈现“去中心化”的新趋势,这种趋势究竟会带来全球失序还是秩序新生,依然存在相对乐观与悲观的认识分野。
     

121.png

会议期间,专家还讨论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撰写并即将发布的《共同安全新范式: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视角》研究报告。赵隆代表起草组对报告撰写的背景、目标和主要观点作出介绍。除分析战场走势和各方诉求外,报告尝试探讨利益攸关方围绕“冻结冲突”与“持久和平”的认知鸿沟,构建安全保障的逻辑差异,并从“安全共同体”的角度为危机的政治解决提供思路。